【書摘】人類社會終將何去何從?《人類大命運》,未來狂想曲(下)

詣周
Jun 25, 2019

--

人類對於未來社會的想像中,許多工作終將消失;只是你有可能想過,就連「人類主導社會」這樣的概念,也可能不復存在嗎?

「過去」的未來與「未來」的未來:人文主義與數據主義

在前一篇文章【書摘】人類社會終將何去何從?《人類大命運》,未來狂想曲(上)中,談完了人類如何躍升到主導世界的權力中樞後,讓我們把眼光拉回現代;

舊的大三議題已經被解決,而科技給予的力量則使我們朝實踐過去只有在「神話」中才存在的目標邁進:永遠幸福、長生不死甚至是全面的躍升為「神人」。

然而仔細一想,這些我們認為「重要」的議題全都奠基在一個重要、卻也鮮少人思考的假設之上:「人文主義」掛帥而主導世界走向的現實。

作者大膽的提出一個假設,如果未來的社會不再是「人文主義」為主、不再去在乎人類的感受與問題呢?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許多人乍聽到這樣的想法可能會嗤之以鼻,畢竟怎麼可能會有不把「人類」的利益放在首位的社會存在?

但仔細想想,過去的社會也曾以「萬物」(採集漁獵時代)、「單一神祇」(農業社會至人文主義興起前)的感受為思考依歸,為什麼未來社會的走向就不會從考慮「人類」的福祉而轉變成其他的呢?

舉例來說,作者哈拉瑞便提出了一種「人類」再也不會是主角的未來社會型態 — — 「數據主義」的未來。

數據主義簡而言之就是,社會運轉的中心不會再以「人類」的感覺或所思所欲為重要議題的出發點,而是以「如何獲得更多數據」(也就是各種資料)和「發展更精準的演算法」為思考中心。

//

數據主義的未來:演算法會替你找出所有「最佳」決定選項

數據主義認為宇宙是由資料組成,任何現象或實體的價值就在於對資料處理的貢獻;而這樣的社會其實不難想像,現代社會裡提到的「大數據」、「AI」等概念,其實已經擁有「數據主義」所強調概念的雛形。

試想,大數據的本質就是運用大量的資料與演算法,來找出人類無法直接推演出的結論;

比如說在超市中啤酒和尿布放在一起賣的成效最好,原因是因為爸爸們出門買尿布時會順手買一打啤酒。但最一開始時大數據僅是點出了這樣的事實,後來原因是由人類加上去的。

而AI更不用說,Alpha Go用來打敗世界棋王的棋路,很多根本不是人類所能想像,而這些都是AI透過不斷的數據蒐集與演算後無師自通的,完全沒有人類指令的教導。

兩者都是透過數據的不斷蒐集與演算後,得出超越人類判斷的精準分析與預測。

數據主義認為未來的社會裡,人類再也不會是世界運轉的中心。

一開始當然這些人類發明出來的科技仍會應用在「以人為本」等人文主義下關心的議題中,比如加速追求健康、幸福和力量;

數據主義正是透過「承諾會滿足人文主義願望」而得以傳播。而為了實現長生不死、幸福快樂和化身為神的目標,人類就需要處理巨量的資料數據,但這遠遠超出人類大腦的能力,因此只能交給「數據主義」中的演算法。

但等人類慢慢習慣把決策權交給數據後,比如說看病時分析體內的裝置後AI醫生所提出建議的療法、選工作時AI透過全面分析社群帳號行為與LinkedIn上的履歷後來客製化推薦工作、甚至小到晚餐吃什麼而大到該跟誰結婚等等,人類將會如溫水煮青蛙一般逐漸地失去做決策的能力。

畢竟當「數據主義」下的演算法已變得比你還了解自己、給出建議的成功機率也都一目瞭然;與其相信虛無縹緲的直覺而承受失敗的風險,倒不如保守的擁抱演算法所給出的選項。

一旦權力從人類手中交給演算法,人文主義的宏大計劃就可能會慘遭淘汰。

只要我們放棄了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人文主義),而贊成以資料為中心的世界觀(數據主義),人類的健康和幸福看起來就不再那麼重要了;畢竟都已經出現遠遠超越大腦、更優秀的資料處理模型了,何必再糾結於這麼過時的資料處理機器呢?

在這樣的未來裡,人類有可能從設計者降成晶片、再降成數據資料,甚至成為駭客任務電影中單純提供能量的電池,最後在資料數據的洪流中溶解分散,如同滾滾洪流中的一搓泥沙。

於是,數據主義對人類造成的威脅,正如人類對其他動物造成的威脅;一旦人類對網路不再能提供重要的功能,就會發現自己到頭來也不是造物的巔峰。

我們自己設下的標準,會讓我們也走上長毛象和白鯨豚遭到滅絕的死路。世界的權力中樞從「萬物」、「單一神祇」、「人類」到「數據」後,多數人類的存在將會無足輕重,而就此消失在歷史發展的舞台中。

//

《人類大命運》:洞悉多重未來的可能

本書最重要的目的,是要透過預測未來科技進步後,人類所會發展出的新理論價值;而這樣的思考邏輯與視野高度,是用現在的思維所無法完全體認的。

這也是後文沒有再針對新興的人類三大議題多作著墨,乃是因為在預見的未來中,「人類」的需求不再會是社會發展的重點。

若仍拘泥於書中開頭所提到的三個現今看來重要的問題,而不能體會作者嘗試用另一個維度的未來邏輯來解釋社會,將會十分可惜。

這就像是為什麼生活在中古世紀的人,無法理解「社會主義」為何探討的議題是階級對立,因為從他的視角來說,階級根本不該有流動的可能。

不能跳脫自己當下維度的思考邏輯,而以現有的社會建構性來審視本書,只會得到盲人摸象的片面結論。

科技的發展並不會帶來決定性的結果,端看應用者如何處理;人工智慧和生物科技的興起肯定會改變社會,但並不代表只會有一種結局。

《人類大命運》書中講到一切的情境都只是可能性而非預言,主旨是要帶領讀者體悟一種按照歷史脈絡思考未來的能力,並擴展視野而思考未來世界走向的各種可能性。

歷史總是無情地向前,天地也以萬物為芻狗,因此身處在關鍵轉變時代的我們,若不儘早思考某些會永遠影響未來社會走向的議題,那人類終將不可避免地被時代的巨輪壓垮而淘汰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未來的社會仍有多種可能,端看身處在時代交會的我們,如何決定世界未來的走向。

若喜歡我的文字,請不吝於幫我「拍手」鼓勵或分享文章給同樣有興趣的朋友~

若想要進一步的支持我的創作,也可以點選以下的連結來追蹤打賞

~你的支持是我持續筆耕的最大動力~

--

--

詣周
詣周

Written by 詣周

與其稱之為斜槓,更相信自己為「雜學」主義者;有點任性的做著每件事情,無關成敗,過程的享受本該就是目的本身.Still try to figure out how the dots will be connected in the future.合作邀約請洽qw25892001@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