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我們可能終究一事無成,但也沒關係

詣周
Feb 7, 2019

--

夢想,其實只要「對得起自己」就夠好了

We are the middle children of history,失落一代的困境

我最喜歡的電影《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裡有一段經典的台詞:「We’ve all been raised on television to believe that one day we’d all be millionaires, and movie gods, and rock stars. But we won’t. And we’re slowly learning that fact. And we’re very, very pissed off.」

是啊,或許從小就造就人對「未來」錯誤的想像者,除了電視、網路外,社會體制的框架與師長殷切的期許,也是元兇之一。

從很早以前開始,社會框架就已經開始默默的替我們做出價值判斷:什麼是好的生活、什麼是成功;什麼是一事無成、怎樣又是浪費自己的才能。

這樣的體制在我們身上貼上一個一個的標籤,而我們也習慣了這些標籤給自己註解,盡力扮演著這些標籤該有的樣子。

多數人就照著社會所引導最「安全」最「適合」的一條路往下走;忘了自己曾經揣在懷中的「夢想」,甚至連它的模樣也不敢思量。

我們沒有機會學習自己判斷是非,因為社會已替你想好了最佳的人生組合:唸最好的學校、在高薪又有名的公司裡求得職位,然後找一個好的伴侶共組家庭,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但從沒人告訴我們,就算達到了這些「成功方程式」中的每一項條件後,生活還是不會自己變好、你的焦慮與困惑也不會隨之消失。

//

讀到最好的學校後,然後呢?在求職時大家依然徬徨盲目,最後只能屈服於「多數人的選擇」而找一條最不會出錯的路,例如到知名的大公司蹲著。

找到很棒的工作,然後呢?人生的許多問題與困境並不會自動解決;在我們認知到現實生活的殘酷與醜陋後,發覺體面的工作並不如想像中美好,但能做的仍就只能咬著牙,坐著日複一日、出賣靈魂的繁雜瑣事。

記得小時候在班上,老師總會給表現最良好的同學「乖寶寶貼紙」,獎勵他們達成老師期望的目標。

其實長大後,多數人仍在重複這套蒐集「乖寶寶貼紙」的模式,只是貼紙被換成了是讀最好的學校、進最有名的公司、拿最棒的薪水。

越是優秀的人,似乎越難逃脫這樣的困境;倘若社會的所有期待就等於成功,為什麼在夜深人靜、午夜夢迴時,許多菁英仍會對自己的人生感到這麼的虛無飄渺呢?

//

社會的成功方程式?誰說你一定得認同?

較高的薪水、較佳的公司名稱與較好的職涯發展培訓,很容易吸引那些極其優秀、卻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茫然的「貼紙蒐集者」。

而一但習慣了那樣資源豐沛、優渥高薪的生活後,想要脫離那樣的舒適圈、去說服自己從另一份外在環境條件都相對較差的工作開始從新起頭,往往是難上加難。

就像溫水煮青蛙,等到有感覺時已經難以自拔;或更甚者,明明已有知覺,卻是難以痛下決心壯士斷腕。

除了因為沒有自己判斷的決斷力、容易受到「社會認同」的影響而屈就於大眾的想法,另一個問題點在於:我們始終認為所謂的「成功」會是一種既定的模樣,要「對得起」或「配得上」自己理想的高度。

總會覺得以自己這樣的資質,必定是要進入高產值、高競爭力的工作領域,才能「對得起」所受的教育、所獲得的資源栽培。

但真的是這樣嗎?還是所謂的「對得起」、「配得上」其實都是社會建構下,各種他人的價值判斷而成的「成功」?為什麼讀法律系出來一定要成為大律師才算成功?難道商學院畢業,跑去成為文學家就是種浪費?

//

在此想澄清,所謂上述的「社會成功方程式」並沒有一定是不好的,壞就壞在於社會價值所抱持的一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排他傾向。

應該將定義「成功」、「夢想」的選擇權交還給每個人,而不是強迫所有人都被框架成同樣的複製人。

當經過認真思考後認同社會上普遍所定義的「成功」時,那樣的實踐也會是有意義而偉大的,但多數的人通常只是被「社會框架」綁架思想,進而上演無限輪迴的相似情節。

太多時候我們被生活中的一切追著跑。

結束學生生涯以後,好似不馬上在短時間內找到工作而就職,就會落後別人一大截,因此容易草草的將就於幾個既有的選擇;開始工作以後,又容易被工作上排山倒海而來的瑣事給淹沒,因此只能見招拆招。

等到真的受不了工作離職以後,暫緩一口氣後又開始擔心太長的Gap year會在履歷上留下污點,因此又開始陷入待業的焦慮中,重新進入下一個循環。

太忙、太累或是更根本的,其實不知道該怎麼想像久遠以後的目標是什麼、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因此我們任由自己被這樣的輪迴淹沒,然後無奈的笑著替自己辯解「這就是生活」

//

夢想,其實只要「對得起自己」就夠好了

是嗎?生活難道就註定是這一連串相似的悲劇所組成?所謂的「每天早上被夢想叫醒去工作」難道註定只是童話故事?這樣的想法很難讓人認同。

坊間其實已經有很多談論這樣問題的文章與書籍,而其中破壞性創新大師Clayton Christensen所著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為當之無愧的佼佼者。該書中對於另一種的人生規畫、不同以往的生命目標和屬於自己的獨有價值皆有許多發深省的著墨。

然而若要脫離著這些日復一日,敲開這不斷消磨自己的輪迴的方法,「打破社會框架」的練習絕對至關重大。

就是因為社會給了太多事情既定的標準,而讓人無法擁有自己想像的能力與勇氣。不敢去想、也無法去想,不再開口談「夢想」,因為根本不知道它的模樣是什麼。

打破社會框架,擁有承擔自己「夢想」的勇氣

「夢想」屬於自己,不用是世界和平、解決饑荒這種等級的胸襟才配得起「夢想」的稱號,不需要對得起社會或對得起自己的能力,只要是自己真正想要實踐的事情,就有它存在的意義。真正的夢想,只需要對自己負責。

人生太短,要滿足的人真的太多,華人集體思維的文化教育下總教我們要把「公眾」的利益放在「個人」之前,但這真是顛頗不破的道理?還是只是階級統治下用來控制人民的洗腦?

至少在「夢想」一事上,要試著踩著自己的底線,不要一味的委屈自己

//

建議讀者時不時花一點時間思考關於「夢想」的命題,用「以終為始」的思想實驗測試,假想若在自己的生命將要終結之時,哪些事情沒有達成會帶給你一生的遺憾。

所謂的「一事無成」只是社會認定沒有達成「它們」的標準所妄下的評語,只要自己真的問心無愧,真的不用在意別人對自己「夢想」的諸多評價。

這個時代,或許需要更多擁有自己「小確幸」的快樂者;畢竟當薪資倒退、物價房價高漲、升遷無望再加上政治亂象, 在不斷的內耗生命下,層層累積的負面能量,往往也積壓在我們的身心靈,也積壓出各種社會隱憂。

就像《鬥陣俱樂部》裡談到的,雖然從小我們總被教導「什麼是成功的模樣」,但真正能夠符合社會定義「成功」的人僅是少數;但關於其他人的人生該何去何從呢?

社會框架似乎選擇性的遺忘了這塊真空,但這真真切切是多數人的生活,卻沒有可依循的準則,因此多數人仍是不停的汲汲營營在自己身上劃下一刀刀,削足適履般的把自己塞進成功的框架。

或許我們該把事情想簡單一點,不用太廣太遠,只要嘗試著對自己負責;

擁抱每一個小確幸,無疑是打破社會框架的一個試金石,也是能敲開這些令人無法透氣的輪迴,活出自己另一個模樣的選擇;

可能我們終究被社會歸類為「一事無成」,但至少曾經有過無數個小確幸累積而成的,千山萬水。

若喜歡我的文字,請不吝於幫我「拍手」鼓勵或分享文章給同樣有興趣的朋友~

若想要進一步的支持我的創作,也可以點選以下的連結來追蹤打賞

~你的支持是我持續筆耕的最大動力~

--

--

詣周

與其稱之為斜槓,更相信自己為「雜學」主義者;有點任性的做著每件事情,無關成敗,過程的享受本該就是目的本身.Still try to figure out how the dots will be connected in the future.合作邀約請洽qw2589200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