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人生很難,請用舒服的姿勢活著

詣周
Oct 3, 2020

--

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用舒服的姿勢活著。

不管面對什麼,先安定自己的心;先全盤接受充滿缺陷的自己,我們都需要能夠提起勇氣、接受一開始學習時自己笨拙的模樣。

「接納自我」是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坦然接受那個「辦不到的自己」;而且盡最大努力朝目標前進,不欺騙自己。

而不是害怕別人批判的眼光,就逃避學習、從來沒有開始。

畢竟每個人一開始的時候其實都半斤八兩,但我們有同情與包容可以接納、理解「別人」初上手時的笨拙,怎麼換到「自己」時卻這麼嚴苛呢?

其實,我們都可以對自己溫柔一點、多一點耐心。人生很長,學習的路還有很遠,可以不疾不徐、細水長流的進步;

對自己多一點包容、給自己多一點信心;自我就像是個脆弱的陌生人,沒道理你能理解他人、卻總是對自己像個暴君一樣的殘酷吧?

你才是「你自己」最親近的人,如果你都無法接納包容自己、那這個世界上誰還會對你溫柔呢?

這樣的課題包括了工作技能的成長,以及與破碎自己的相處。

//

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還記得在27快28時,寫了一篇文章(詳見:【隨筆】我還年輕?關於「厭世」與「長大」);嘗試琢磨自己的迷惘與焦慮。

那時候的生活,說不上「不好」,但絕對說不上「好」。

總是感覺生活中,赤裸裸的「生存焦慮」壓著我。

我不知道如何跟自己相處、也不知道該怎麼回應「離想像中完美自己越來越遠」的期待落差;

沒有方向、不在路上,甚至喪失了對長遠自己的想像;只能得過且過的把每一步的成長做好。

但說實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長成怎樣、為什麼應該這樣努力;只覺得如逆水行舟、如果沒有這種「逼自己持續成長」的動力,就會被無形的焦慮與壓力給擊垮。

我一直都是對自己很嚴苛的人,總是相信「我沒理由做不到」;因此總是咬牙逼自己再多做一點、再多跑一圈、再忍耐一下。

雖然從書中讀到過「意志力」其實是個稀缺的資源,但我不覺得在我身上適用;因此多逼自己、多強迫自己,而忘了如何該好好的跟「內在的小孩」相處。

我從不聆聽內心裡的抱怨與求助,只覺得把所有精力用在應付外界的刺激與進步上,那些「心魔」就會自動消音;

於是我成長了,但也同時越來越麻木了。總會有時候,本來堅持已久的計畫會突然被我身體裡覺醒的猛獸給打亂;

似乎「意志力」是控制這頭「本我」猛獸的麻醉劑,當藥效過後就再也沒有什麼方式能夠阻止他出來搞破壞;

於是乎,節食期間的爆吃打亂計劃、工作上的擺爛甚至到裸辭、感情上麻木不仁的紊亂關係。

只因為我不夠勇敢去正視真正的問題:糟糕的感情、與自己的和解、以及接受現實等等。

只一昧地尋求從外界的成長刺激,來忽略真正拖垮我、我也沒有勇氣去處理解決的真正毒瘤。

//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其實是真的

但你不解決問題、有一天問題總會找上你用更糟糕的方式擊垮你;

於是乎,我被擊垮了;甚至不是「本我」如猛虎出柙的恣意妄為,我甚至虛弱到沒有那樣的精力去為所欲為。

我只是開始做噩夢、睡不著、並自怨自艾討厭自己。

封閉自己、腦中環繞著毀滅性的想法與黑暗的行動;有一度好想訴諸於暴力來發洩、去矯正、甚至「制裁」那些我怨、我覺得不公平、我覺得被虧待的事情與人物。

我一樣以為,是「外界」的刺激害了我;不好的人、不好的關係、以及不好的事情,但事實是那只是導火線。

所有的一切我早就知道可能會發生,卻還是鴕鳥心態的假裝它不存在、不可能;事實是我沒有勇氣去面對、去解決、去斷捨離真正的課題,而讓她繼續存在、繼續傷害與侵蝕我。

//

不知是幸還不幸,該發生的總算發生了;我雖然因此被擊沈到谷底,但似乎也不再綁手綁腳,而看開了。

物極必反,雖然被擊垮了,但毒瘤也因此被切除;除了偶爾午夜夢迴仍會胡思亂想,但漸漸能夠將最寶貴的注意力,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

調整了自己對於未來的想像;

讀了幾本發人深省的書籍;

弄懂了幾個影響人生的概念並開始著手執行;

認識了幾個溫暖可愛的人們;

「有時候有問題的不是這個世界,而是你。」這句話其實是有科學邏輯根據的;

人類的視力為了讓本體有更深刻觀察事物的能力,而放棄了360度的視野,所以我們天生在生物學上對於「世界」的了解與資訊的接受,本來就是經過「篩選」的。

但多半時候我們都把「篩選」過後的資訊當作是「世界」的本體,其實就像摸著大象不同部位的盲人一樣,對世界有錯誤的理解。

有時候你的世界感覺要毀滅了,那麼你該做的就是「換個世界」,或是「換個你思考世界、解讀世界的方式」。

我透過以上幾個「行動」;是「行動」而不是「思想」,「換了一個世界」。

也謝謝毒瘤們,讓我有種「不能再把我的時間浪費更多在不重要的事情上」的焦慮感,而更快地去執行、實踐那些思想。

謝謝那些曾經擊敗我的事情,讓我在快要成為29歲的前夕,能夠舒服自在地正視人生的重要議題、並與「生存焦慮」共處。

我得到的兩個最重要的體悟,是關於「時間」與「自處」的概念。

//

關於「時間」:「現在」即永恆

一直以來,「棉花糖實驗」好像都誤導了我們;他陳述了實驗的前半段,越能夠「延遲享樂」的小孩,未來越可能成功。

但那成功的代價,可能是活的「焦慮」而不快樂;因為過度重視「未來」、也過於輕忽「現在」。

「現在」只是在未來更好的目標做準備,所以一切的苦難的是為了更好的明天。

我們說服自己這樣忍受、這樣挺住,但等真的到「明天」以後,只會有一個重新開始的「未來藍圖」;

的確,你可能會變得無比成功;但捫心自問後,說的出你很快樂嗎?

或許,我們都過於輕忽「現在」的重要性。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we call it the present.

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而是認真活在當下。

人生是由很多剎那給組成的,試著去享受那每一個剎那;

就像舞台上聚光燈打在身上的時候;想不起過去也看不到未來,此刻就是永恆。

好好地賦予,自己這一刻生命的意義。

人生其實不是一條線, 而是一連串的點。 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 一連串稱為「現在」的剎那, 我們只能生活在「當下」。

在「變動式的人生」裡,很多現在的行動都只是為了未來的鋪陳,因此現在是在「忍耐、預備」,為了更好的未來才能「完成目標」;就像在登山一樣。

但如果我們終究沒辦法登頂呢?是不是就代表所有「現在」的隱忍,在「未來」無法實踐的時候就什麼都不是、終究是一場空嗎?這樣的人生不是很可怕嗎?

相對的,有另一種強調活在當下、像跳舞一般是舞動的人生, 則可以稱為「實現式的人生」。

就像旅遊一樣,若想要去埃及旅遊,應該不會是「畫出從台北到埃及最短的距離然後快去快回」吧?從出發的那一刻開始,所有的行程與體驗就都是「旅遊」的一部份了。

所以「實現式的人生」,不僅放眼「未來」,但更重要的是「當下每一個剎那的體驗」。既是過程,也能夠當成結果;剎那即永恆。

//

關於「自處」:聆聽內心的聲音,請相敬如賓

在「只在乎自己想法的自私」與「過度在意別人想法的徬徨」中間,其實有很長一段、讓我們可以自在安身的光譜;

但若沒有輕易思考,人們對於自我認知似乎只能這樣錯誤的二分。

認為若對「自己」太好,輕易的放過自己、與自己妥協,就會突然變成廣譜上極端的「自私」;

為了不變成那樣的模樣,我們總是矯枉過正;忽略自己的想法、漠視內心的求救。

我們把自己變成了自己的「暴君」;用從不會對別人的方式,嚴苛的對待己身。

總是用「那是我希望自己可以更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等方式來「激勵」自己(大概是最具正面意義的欺騙了…);

但「砥礪精進」與「漠視內心的自我求救」之間,其實還是有區別;只是多半數的時候,我們很難判斷;

可能就像「人們總是會傷害最親近的人」一樣,到頭來傷害自己最多的罪魁禍首其實就是我…

//

但一切都可以不一樣。

你可以試著把自己當作一個陌生人一樣相敬如賓,去理解他的需求與慾望,進而和他溝通;

而不是暴君式的獨裁逼自己做任何不想做但有益的事、僅以「成長」之名。

從現在開始,劃清楚「有益的成長」與「暴君式的獨裁」;怎樣才能最優雅的與自我相處。

傾聽內心的聲音、鼓勵與他的對話,答應過「內心小孩」的事情要開始說到做到。

當他好不容易多做了一組深蹲、在下雨天時逼自己出門運動、或是下班後仍堅持看完了一個章節的書,

那就獎勵他吃頓大餐、假日多睡一會兒、或買個東西犒賞一下。

這樣每一個下次,當你用「意志力」逼他去做一些你們兩個都不想、但卻能夠長期有益處的事情時,他會記住你過去所保有的承諾、而更願意為你們兩個更好的未來多一點付出。

記住你對他的承諾,就像你記住對每一個人的承諾一樣;愛惜你「守信」的羽毛,因為這個承諾的對象永遠都會跟在你身旁。

不要食言而肥,好好經營「你們」的關係;

畢竟,他才是陪你最久的人;若每次的交涉都是說謊、都是獨裁者式的逼人就範,

久而久之與自己的關係就會降到冰點、蟄伏的問題也總有一天會爆發。

過去太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某程度上都虧待了自己。

但可以從現在開始不一樣。

//

活著很難,所以要以舒服的姿勢面對

面對世界,我們都在學習如何優雅地面對、沈穩的回應。

知道自己在時間軸上,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相對位置中;

有方向在路上,也相信未來的自己能做得更好。

現在不如意也沒關係,有時候、有些事,就需要「好事多磨」。

安定閒適的,正視生存所造成的焦慮。

We are only human。

接受自己的脆弱、學習的蹣跚與成長的不足,但正因為如此不完美;

活著才有這麼多的可能與樂趣。

別害怕未知,因為無限潛力的機會都源自於未知;

請擁抱混亂,因為極度混亂才孕育了創新突破的可能;

終究在人生裡,早晚,我們都能變得更好、成長的更棒,按照自己的節奏與世界相處。

人生很難;

所以至多不計,也要用嘻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久而久之,就能用自己舒服的姿勢,開始活著。

若喜歡我的文字,請不吝於幫我「拍手」鼓勵或分享文章給同樣有興趣的朋友~

若想要進一步的支持我的創作,也可以點選以下的連結來追蹤打賞

~你的支持是我持續筆耕的最大動力~

--

--

詣周
詣周

Written by 詣周

與其稱之為斜槓,更相信自己為「雜學」主義者;有點任性的做著每件事情,無關成敗,過程的享受本該就是目的本身.Still try to figure out how the dots will be connected in the future.合作邀約請洽qw25892001@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